隨著日本央行給轉向以希望,全球債券市場的負利率時代可能已進入尾聲。Factset的最新數據顯示,在各國央行努力加息以對抗通脹的行動下,全球負利率債券總額已經銳減,從兩年前的18.4萬億美元降至目前的2540億美元。
為了刺激經濟增長,過去以日本和歐洲為代表的央行采取將目標利率維持在零以下。但今年以來,通脹飆升已使歐洲央行提高了利率,負利率的陣營幾乎只剩下日本央行。
上周,日本央行出乎意料地放松了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區間,從±0.25%提升至±0.5%,此后幾天,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升至略低于0.5%的水平,十年期以下的短期國債收益率也已轉為正值,只有期限在一年及以下的政府票據的收益率仍為負。
在宣布調整收益率目標區間后,,只是增強債券市場的功能。但市場仍然認為這是一個重要信號。
瑞銀證券首席日本經濟學家、前日本央行官員足立正道(Masamichi Adachi)認為,無論日本央行怎么稱呼它,
2010年末,歐洲央行、瑞典、丹麥和瑞士央行開始將目標利率維持在零以下;2016年以來,日本央行也一直將基準利率維持在零以下,組成了負利率債券的基本陣營。
盡管負利率債券實際上要求債券持有人付費,是一種“違反直覺的投資”,但一直有投資者在進行購買。
一些人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來存放大量歐元或日元,他們別無選擇,只能接受。還有一些人購買了負利率債券,希望在收益率進一步下跌時賣出獲利。
而一些日本以外的其他投資者則通過將投資與貨幣對沖相結合,從低收益率的政府債券中獲利。
Pictet Asset Management高級投資經理Ella Hoxha說,該公司的一些固定收益基金通過將美元兌換成日元進行短期掉期,并將日元投資于短期日本政府債券,獲得了4%以上的收益率。這種交易的大部分收益來自貨幣對沖,因為在美國利率相對較高的時候,外國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借入美元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


評論